关于开展2021年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升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
创建人:研究生处 日期:2021/9/2 16:23:19 人气:1946
尊敬的各位研究生导师:
为进一步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根据学校“双一流”建设整体安排,学校研究生院决定启动2021年度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升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内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升计划秉持“拓展人文素养,培养科学精神,强化实际应用,鼓励学科交叉,跟踪学科前沿”的理念,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着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课程申报要与研究生培养方案紧密结合,课程内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突出科学研究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突出学科交叉和学科前沿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突出实践案例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
二、 建设内容
1.人文和科学素养课程
该类课程为校级公共选修课,旨在提升全体研究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弥补研究生阶段专业教育的局限,促进研究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体包括:
(1)针对理工农医类研究生的人文素养类课程,主要开设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管理、艺术类等课程;
(2)针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类课程,主要开设科技发展史、学科综述类等课程。
课程申报以教学团队形式组织,要求团队成员原则上为研究生导师,其中课程负责人必须为教授。课程组织按照模块化、专题化形式呈现。课程安排以1学分为主,周课时可以灵活安排。
2.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课程
该类课程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课,旨在促进教学环节与行业应用紧密结合。课程申报要求本校教师与行业导师组成课程小组联合申报,本校教师要具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资格,行业导师要有授课能力,能够以案例的形式将行业普遍采用的技术、标准、流程、规则引入课堂。周课时可以灵活安排。
3.学科前沿或学科交叉课程
该类课程申报以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单位组织。学科前沿课程要求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或整合所在学科师资力量,开设学科前沿课程;学科交叉课程要求在校内跨学科、跨学院规划共建学科交叉课程。授课形式要求模块化、团队化;课程安排以1学分为主,周课时可以灵活安排。
4.研究方法类课程
该类课程作为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建设,旨在夯实硕士研究生参与科研的基础,加强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教育,使其掌握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提升科研胜任力和学术发展后劲。具体内容包括:专业软件应用、数学与建模基础、理工农医类研究生实验技术类、社科类研究生社会调查及统计分析、学术研究方法与规范等。课程安排以1学分为主,周课时可以灵活安排。
5.课程思政建设要求
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升计划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机融合,统筹推进。所有申报课程应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突出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最终立项课程将作为全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培育,并择优推荐申报教育部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
三、建设要求
1.立项课程在建设期内进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供研究生修读。
2.鼓励教师将各类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促进科教融合。
3.立项课程在建设期内形成一套完整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大纲、课件、教学视频,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4.为深入推进课程建设,上一年度已立项且建设效果良好的课程可继续申报本年度项目,通过评审后可获得持续资助。
四、建设周期与资助标准
所有课程建设周期1年,课程建设过程安排立项答辩和终期验收两个环节。人文和科学素养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2万元/门,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课程、学科前沿或学科交叉课程3万元/门。课程立项时建设经费下拨50%,验收通过后拨付剩余经费。
立项建设的课程核算课时绩效,学时数以研究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为准。课时绩效标准按照研究生公共课的2倍计算,资助周期2年。课程建设成果纳入各培养单位年终绩效考核贡献奖励指标,课程验收不合格列入年终绩效考核负面清单,在绩效工资中予以扣减。
五、工作安排
1.请有条件的导师,特别是研究生课程组负责人积极申报,择优推荐。
2.请各位有意向的导师务必于2021年9月14日上午12点前将《兰州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升计划项目申报书》(见附件)纸质版一份交至我院研究生处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ldyyyjsk@126.com。
3.学校研究生院将统一组织答辩、评审,公示后最终确定立项名单。答辩时间另行通知。
兰大一院研究生处
2021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