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习践行

深圳龙岗:把学习成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创建人:admin 日期:2021/8/25 17:00:08 人气:482

天幕上,5200架龙岗无人机再现百年征程,用一场刷爆朋友圈的灯光秀表演,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城市中,暖蜂驿站、司机之家、“事办不成”反映处等服务阵地贴近民心,践行“民需我办、民困我帮、民求我应”;

阳光下,城区环境、营商环境、土地整备一系列部署密集落地,家门口的新气象令人期待。

这些是龙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生根的真实写照。

“车间里的党课”“凉亭下的党课”“‘媒’问题 我来办”……龙岗区涌现出一批流动“红色学堂”和为民办事的新阵地,11个街道党工委、170多个社区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及21个红色教育基地,共同“一街道一品牌”、全区“一盘棋”的学习矩阵。

“十四五”规划起步之年,经济社会半年再冲刺之时,龙岗区坚持在改革发展主战场、急难险重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务实举措,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跃升。

实干见真章

攻坚一线检验学习成效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收工!”日前,宝龙街道土地整备中心工作人员冠哥、小冯和老刘与东部过境高速公路项目一厂区租户达成清租协议。为做好次日厂房拆除准备,冠哥、小冯留下来帮助租户一同搬运物品,直到当晚凌晨2时才完成厂房清空,汗流浃背地踏上回家路。

这是宝龙街道征拆一线工作人员的日常写照,也是龙岗围绕“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大面积更新和土地整备的缩影。

有了他们的努力,龙岗“东核”征地拆迁一线捷报频传:完成历时5年未推动的老太坑土地整备任务;10年“断头路”碧新路完成征拆并建成通车;宝龙科技城、东部高铁新城“双城”建设开创新局面。

产业项目、土地整备、民生工程等项目快速推进甚至提前完工,这样的干劲从哪里来?这源自龙岗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员、党组织的力量贯穿于经济建设一线。

攻坚一线,是龙岗检验学习成效的“实践场”。

7月,龙岗密集推出城区品质、土地整备、产业发展等多项改革攻坚行动, 坚持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各项工作展现新面貌。

——城市更新出新招。“十四五”期间将整备连片产业用地11平方公里以上,5个攻坚片区现场指挥部均由区领导挂帅出征。

——枢纽建设往前赶。未来深圳东部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大运枢纽车站计划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宝龙街道提前4个月完成地铁16号线征拆任务。

——营商环境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9条措施发布,围绕空间供给、政务体系、企业服务、要素保障、法治环境五大类,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基层一线,是龙岗区党员干部成长的“练兵场”。

今年以来,龙岗坚持在疫情防控、土地整备、治水提质等一线发现、培养、锻炼干部。在深圳“5·21”疫情处置工作中,龙岗区10962名党员干部火速直插一线抗疫,用44天交出一份将“两难”变“两全”的战疫答卷。

急难险重的工作中,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能连续打硬仗的龙岗干部队伍,得到磨砺成长,为推动龙岗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办好“家门口”实事

快递骑手和网约车司机有了“驿站和家”

在龙岗,一个个以亮黄色为底色的“暖蜂驿站”标识,在阳光下跃动着温暖的光。

近日,园山街道首家“暖蜂奶茶店开张营业,200平方米空间内的62个座位,为在城市生活奔波忙碌的快递员和外卖送餐员,提供了一个经济实惠的休息场所。

“送餐的时候在奶茶店里进进出出、来去匆匆,能够坐下来享受的机会却不多。”一名陈姓外卖小哥表示,在“暖蜂奶茶店”,他找到了家的感觉,可以在忙碌工作的间隙中得以放松。

夜幕降临,奔波在路上,远处发着光的“司机之家”四个字温暖着远行人的心。

位于坂田街道的当纳利物流园,是网约车司机、快递物流货车司机的集中地,园区内平均每天出入快递类车辆150余辆,货车司机停留时间约3个小时。

近日,一个集装箱外观的淡蓝色小屋——龙岗区首个“司机之家”在这座物流园成立。沙发、电视、自助饮料机和木制书架,这座24小时不打烊的小屋,专门为跑车在外的司机朋友们打造“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热可乘凉、冷可取暖”的温馨之家。

继为快递小哥建设“暖蜂驿站”后,这是龙岗对网约车司机、快递物流货车司机新等就业群体,持续做好关心关爱的又一民生实事。

近年来,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物流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队伍日益庞大。龙岗在全区推广开展“暖蜂行动”,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增强其社会归属感和自豪感。

如今,442个“暖蜂驿站”在龙岗连点成片,向快递小哥、外卖骑手提供免费茶水、充电、应急药品等30项服务,织就“小哥”们的暖心“蜂巢”。

“暖蜂驿站”“司机之家”阵地建设,是龙岗以“党建带群建”,为社会群体办实事的行动之一。今年,龙岗区深入一线开展问需调研,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超432项。截至8月中旬,“弱有众扶”项目已救助困难群众1.5万多人次,发放救助金超720万元。

一街道一品牌

构建全区“一盘棋”学习矩阵

7月23日,深圳市最大区级党群服务中心——龙岗区党群服务中心揭牌启用。

智慧党建区、党建书吧、党建朗读亭……这座6500平方米的“红色阵地”,入眼之处尽是党建元素;书画室、中医药坊、健身室、器乐室……党群共建的基因,让这座党群服务中心与便民服务深度融合。

启用1个月,这里已迎来近4000人次打卡。“全区各街道各部门党组织纷纷前来参观学习,过组织生活。”龙岗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龙岗区,这样的党建新阵地有很多。革命遗址、百年围屋、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榕树下……“流动的党课”送学上门,有党员和群众的地方,就有党史故事的口耳相传。

截至8月24日,龙岗区共56个党委(党组)开展了专题理论中心组学习占比达96%,2969个基层党支部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358个党员领导干部讲了主题党课。

同时,龙岗区多个街道涌现出各具特色的实践,构建起“一街道一品牌”全区“一盘棋”的学习矩阵。

“我想去大厅办理水电燃气业务,防疫期间怎么预约?”龙岗市民罗奶奶来到坪地街道行政服务大厅“事办不成”反映处咨询。

值守的工作人员小刘将老人反映的难事,按照“资料不全、办理流程复杂、政策受限、历史遗留”五类问题进行协调分拨处理,帮助罗奶奶在手机上完成预约,协助老人跨越政务服务“数字鸿沟”。

“事办不成”反映处,是龙岗区各街道探索出的党史学习教育特色品牌之一。全区多个街道探索形成“车间里的党课”“百名书记讲党史”等特色品牌,“宝·正为你办”雷达站、“解忧超市”“园你所愿”办事台等为民服务阵地,至今累计服务群众超1.5万人次,解决各类事项5200多宗。


当前位置:首页>>学习践行

深圳龙岗:把学习成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创建人:admin 日期:2021/8/25 17:00:08 人气:482

天幕上,5200架龙岗无人机再现百年征程,用一场刷爆朋友圈的灯光秀表演,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城市中,暖蜂驿站、司机之家、“事办不成”反映处等服务阵地贴近民心,践行“民需我办、民困我帮、民求我应”;

阳光下,城区环境、营商环境、土地整备一系列部署密集落地,家门口的新气象令人期待。

这些是龙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生根的真实写照。

“车间里的党课”“凉亭下的党课”“‘媒’问题 我来办”……龙岗区涌现出一批流动“红色学堂”和为民办事的新阵地,11个街道党工委、170多个社区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及21个红色教育基地,共同“一街道一品牌”、全区“一盘棋”的学习矩阵。

“十四五”规划起步之年,经济社会半年再冲刺之时,龙岗区坚持在改革发展主战场、急难险重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务实举措,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跃升。

实干见真章

攻坚一线检验学习成效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收工!”日前,宝龙街道土地整备中心工作人员冠哥、小冯和老刘与东部过境高速公路项目一厂区租户达成清租协议。为做好次日厂房拆除准备,冠哥、小冯留下来帮助租户一同搬运物品,直到当晚凌晨2时才完成厂房清空,汗流浃背地踏上回家路。

这是宝龙街道征拆一线工作人员的日常写照,也是龙岗围绕“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大面积更新和土地整备的缩影。

有了他们的努力,龙岗“东核”征地拆迁一线捷报频传:完成历时5年未推动的老太坑土地整备任务;10年“断头路”碧新路完成征拆并建成通车;宝龙科技城、东部高铁新城“双城”建设开创新局面。

产业项目、土地整备、民生工程等项目快速推进甚至提前完工,这样的干劲从哪里来?这源自龙岗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员、党组织的力量贯穿于经济建设一线。

攻坚一线,是龙岗检验学习成效的“实践场”。

7月,龙岗密集推出城区品质、土地整备、产业发展等多项改革攻坚行动, 坚持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各项工作展现新面貌。

——城市更新出新招。“十四五”期间将整备连片产业用地11平方公里以上,5个攻坚片区现场指挥部均由区领导挂帅出征。

——枢纽建设往前赶。未来深圳东部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大运枢纽车站计划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宝龙街道提前4个月完成地铁16号线征拆任务。

——营商环境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9条措施发布,围绕空间供给、政务体系、企业服务、要素保障、法治环境五大类,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基层一线,是龙岗区党员干部成长的“练兵场”。

今年以来,龙岗坚持在疫情防控、土地整备、治水提质等一线发现、培养、锻炼干部。在深圳“5·21”疫情处置工作中,龙岗区10962名党员干部火速直插一线抗疫,用44天交出一份将“两难”变“两全”的战疫答卷。

急难险重的工作中,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能连续打硬仗的龙岗干部队伍,得到磨砺成长,为推动龙岗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办好“家门口”实事

快递骑手和网约车司机有了“驿站和家”

在龙岗,一个个以亮黄色为底色的“暖蜂驿站”标识,在阳光下跃动着温暖的光。

近日,园山街道首家“暖蜂奶茶店开张营业,200平方米空间内的62个座位,为在城市生活奔波忙碌的快递员和外卖送餐员,提供了一个经济实惠的休息场所。

“送餐的时候在奶茶店里进进出出、来去匆匆,能够坐下来享受的机会却不多。”一名陈姓外卖小哥表示,在“暖蜂奶茶店”,他找到了家的感觉,可以在忙碌工作的间隙中得以放松。

夜幕降临,奔波在路上,远处发着光的“司机之家”四个字温暖着远行人的心。

位于坂田街道的当纳利物流园,是网约车司机、快递物流货车司机的集中地,园区内平均每天出入快递类车辆150余辆,货车司机停留时间约3个小时。

近日,一个集装箱外观的淡蓝色小屋——龙岗区首个“司机之家”在这座物流园成立。沙发、电视、自助饮料机和木制书架,这座24小时不打烊的小屋,专门为跑车在外的司机朋友们打造“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热可乘凉、冷可取暖”的温馨之家。

继为快递小哥建设“暖蜂驿站”后,这是龙岗对网约车司机、快递物流货车司机新等就业群体,持续做好关心关爱的又一民生实事。

近年来,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物流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队伍日益庞大。龙岗在全区推广开展“暖蜂行动”,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增强其社会归属感和自豪感。

如今,442个“暖蜂驿站”在龙岗连点成片,向快递小哥、外卖骑手提供免费茶水、充电、应急药品等30项服务,织就“小哥”们的暖心“蜂巢”。

“暖蜂驿站”“司机之家”阵地建设,是龙岗以“党建带群建”,为社会群体办实事的行动之一。今年,龙岗区深入一线开展问需调研,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超432项。截至8月中旬,“弱有众扶”项目已救助困难群众1.5万多人次,发放救助金超720万元。

一街道一品牌

构建全区“一盘棋”学习矩阵

7月23日,深圳市最大区级党群服务中心——龙岗区党群服务中心揭牌启用。

智慧党建区、党建书吧、党建朗读亭……这座6500平方米的“红色阵地”,入眼之处尽是党建元素;书画室、中医药坊、健身室、器乐室……党群共建的基因,让这座党群服务中心与便民服务深度融合。

启用1个月,这里已迎来近4000人次打卡。“全区各街道各部门党组织纷纷前来参观学习,过组织生活。”龙岗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龙岗区,这样的党建新阵地有很多。革命遗址、百年围屋、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榕树下……“流动的党课”送学上门,有党员和群众的地方,就有党史故事的口耳相传。

截至8月24日,龙岗区共56个党委(党组)开展了专题理论中心组学习占比达96%,2969个基层党支部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358个党员领导干部讲了主题党课。

同时,龙岗区多个街道涌现出各具特色的实践,构建起“一街道一品牌”全区“一盘棋”的学习矩阵。

“我想去大厅办理水电燃气业务,防疫期间怎么预约?”龙岗市民罗奶奶来到坪地街道行政服务大厅“事办不成”反映处咨询。

值守的工作人员小刘将老人反映的难事,按照“资料不全、办理流程复杂、政策受限、历史遗留”五类问题进行协调分拨处理,帮助罗奶奶在手机上完成预约,协助老人跨越政务服务“数字鸿沟”。

“事办不成”反映处,是龙岗区各街道探索出的党史学习教育特色品牌之一。全区多个街道探索形成“车间里的党课”“百名书记讲党史”等特色品牌,“宝·正为你办”雷达站、“解忧超市”“园你所愿”办事台等为民服务阵地,至今累计服务群众超1.5万人次,解决各类事项5200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