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风采

毛小荣

创建人:院长办公室 日期:2022/6/2 11:07:19 人气:271

核心提示:2013年6月,毛小荣第一次踏上西非的土地,用妙手仁心救治身处异国他乡的同胞,用真情浇铸起爱心的桥梁。短短10天的时间,在大西洋彼岸的雨林风光中深察生离死别,让她此生难忘……

来自八冶的感谢信

7月4日,一封来自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感谢信送抵医院。信中这样写道:“贵院传染科副主任医师毛小荣抵达现场后,顾不得休息整顿,立即投入到紧张而有序地工作中,不畏酷暑、无私奉献,第一时间对重病员工进行问诊,耐心细致检查病情,态度和蔼地安慰病人。次日,毛主任对所有职工一一进行再次问诊,并从临床方面对疾病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如何预防及如何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宣讲,消除了职工的心理压力,在查阅相关的体检报告,进行确认研究后指导用药,分类治疗。此次医疗卫生工作圆满的完成,离不开贵院的大力支持,贵院副主任医师毛小荣以实际行动展示了贵院医务人员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过硬的医疗水平和娴熟的应急能力,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事情的原委还要从今年6月说起:6月13日,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尼日利亚AVA水泥厂施工项目发生了一起公共卫生事件——当地60多名中国工人相继出现拉肚子、发烧、寒颤等症状,由于发病急、传染性强,让身处异国的工人异常恐慌,当中有人向中国领事馆报告了这一情况。为了救助同胞的生命,在病人发病情况不明朗的紧急情况下,甘肃省委随即通知商务厅、卫生厅组织由CDC、医院传染病专家前往尼日利亚参与处理。

很快,兰大一院便接到了参与救援命令。这个任务光荣而艰巨,要离乡别井,到战乱不断、艾滋病等疾病肆虐的非洲,随时都会有生命的危险,很多人都望而却步,但传染科副主任医师毛小荣在听到消息后,二话不说就向上级部门提出了申请,她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给予同胞力所能及的援助。

战乱国度中的医疗救助

申请获批后,从未去过非洲的毛小荣也开始了紧急“备战”。为了应对当地患病率极高的黄热病、霍乱、流脑,她紧急注射了这些疫苗。注射后,她很快就有了腹泻、恶心的副反应,但她顾不上这些,她联系人员为患病工人紧急从进口检疫局购置了防护用品,外驱蚊霜及50人份抗疟疾药品、抗伤寒药品。登机时,她们一行才发现,携带的13件行李中药品就占去了8箱。

很快,毛小荣踏上了紧张的跨国救助之旅。碾转的路程从6月20日凌晨1时展开,从兰州至北京;7个小时后到达俟塞俄比亚音都;13小时的航行后抵达拉哥斯。

这注定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旅程,一切都是未知的领域。尼日利亚治安状况不好是远近有名的,尤其是绑架、持械抢劫、暴力冲突盛行,这是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尖锐、警察队伍腐败、政府效能低下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酿成的一种顽症,而一般国民惶惶不可终日,特别是尚能支付一点赎金的中国人更是成为绑架、抢劫的主要目标。

这样的状况,她一出机场就有了感受。飞机降落的一刻,毛小荣震惊了——拉哥斯是尼日利亚第二大城市,但机场促狭,脏乱,空气潮湿厚重。经历了长期战争的尼日利亚,人们的生活已不能用简单的“贫苦”来形容。心思缜密的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刚出机场,翻译还没到,是费了很大劲才办完了出关手续。出了机场的大门,到处都是黑人警察,荷枪实弹,让人看了害怕。7点终于见到了领事馆的陈总领事,他告诉我们,在尼日利亚绑架和武装劫持华人的事件很多,让我们听力更加紧张,而到达居住的小旅馆后,黑人业主说不能随便出门,否则安全问题不负责。”

恐惧中不忘使命

翌日,在汽车中颠簸了8小时后,6月23日晚8时,惊魂未定的一行人才算到达了目的地——爱多洲依克拉市。此后,毛小荣在日记中记录“听AVA水泥厂的工作人员介绍,前段时间这里不远的奥琪镇有3家银行和1家警察局被炸,怪不得这里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警察,我们不敢出门,每天工地、驻地两点一线,来去都有持枪警察护送。”

恐惧中,她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第二天她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到了工地,她才发现这里的自然环境恶劣,公用基础设施差,医疗条件极其落后,严重缺医少药,传染病盛行,严重威胁同胞的健康。

日记中,她以一位亲自参加防控疾病战斗的女医生身份,记录了这段紧张的历程“6月24日下午8点30时:今日抵达现场,我打算把所有的工人都看一下,了解他们实际发病情况,早晨看了20多个病人,下午又看了20多个人。”

忙碌的救助工作在她的笔记本上留下厚厚一沓印记。在22页的病人的问诊记录中,细心的她记载着每个患者的情况“何存学:36岁,6月14日发病,头晕、心慌十日;张银生:43岁,头痛、肾区疼、无明显腹泻;杨建忠:从6月30日起发热一周、乏力、尿多;唐军明:21岁,腹股沟斜疝;冯冬天:28岁,胸疼、曾腹泻、关节痛……”

经过细心诊断,毛小荣心里有了谱,工人们感染的就是疟疾和伤寒。这里气候潮湿温热,热带雨林覆盖面积极广,所以虫蚊也很多。到这里工作的中国人首先就是要面对疟疾的威胁,由于这种疾病不曾在甘肃发生,所以来自我省的工人会分外恐慌。

比疟疾更可怕的是伤寒,但在尼日利亚伤寒也是常见的疾病。伤寒在国内是二级消化道传染病,如果在医院里被发现是24小时要上报并且隔离治疗的。

当大多数工人依照病症服药好转后,6月25日这天一个突发状况又让毛小荣的心提到嗓子眼。“这天早晨7点半从驻地出发,准备去工地,车子行驶到中间,翻译突然接到了工地医生的电话,说是一个工人肚子剧痛不行了,车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我害怕这个工人有伤寒,可能有伤寒合并肠穿孔的危险,便赶紧让把病人送往医院,我们随后赶到。奥琪镇的医疗中心破旧不堪,那里的大夫看了一眼,直接说‘阑尾炎,手术!’。没有别的医院选择,八冶的领导决定手术。倒是快,不到一个小时做完了,确定是肿胀的阑尾炎。我不由得想黑医生胆子大,诊断也准确,不是肠穿孔,大家都松了口气。”事后她仍心有余悸,“因为伤寒病毒是存在于肝、肠部位,如果没有及时发觉,肠伤寒严重会导致肠穿孔,肠穿孔后,粪便流入腹腔,12个小时内会引发中毒、休克、死亡。”

用了两天时间摸清状况后,毛小荣请八冶领导召集工人们一起讲了病情,发病率及自我防护的方法。在告诉大家没有重病人,消除紧张心情后,大伙终于释然了。

医术闪亮西非土地

大部分国人印象中的非洲是原始森林里树高参天,茂密的树叶遮天蔽日,热带的气侯环境色彩炫目,美不胜收,但真正居住其中,真实的非洲让毛小荣顿时哑然“一到这里,身上的汗没干过,人感觉头昏脑涨的,整个国家没有自来水供应,喝水都靠打井,根本没有洗澡的条件,还有供电不足,大部分人家都是自己发电,电源电压不稳。”她摇摇头说:“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驻地宿舍内,不但没有手机信号,就连基本的卫生条件也达不到,蛇鼠蚊虫、蜥蜴壁虎大摇大摆、来去自由。天热,蚊虫特别多,传播疟疾的安蚊更是时常钻过蚊帐扰人睡眠。”

在AVA水泥厂工地、宿舍周围野草丛生,足有一人多高,地上落满了枯叶,将路面盖得严严实实。加之严热潮湿的气侯环境使得这里蚊虫肆虐,成为传染病的温床,也是时刻潜伏在工作人员身边的巨大威胁。

毛小荣一行又立刻投入环境消杀工作中。她们迅速摸清当地基本情况,根据现场疫情状况,制定了消杀工作计划和方案,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烈日下,身着长衣长裤的毛小荣亲自对施工区和生活区进行检查和消杀,在地面铺洒石灰、喷赛敌敌畏,指导工人晾晒被褥,消毒碗筷,在确保环境安全后,她长舒了口气。

太阳渐渐落在西边的云层里,余光照亮了远处的丛林,又一天过去了。抗击病魔的日子很充实,一晃就过了,作为一个医者,毛小荣与病患一起共度痛苦,带着他们走过病痛的日子,感觉生命沉甸甸的。7月1日,毛小荣终于回到了兰州的家中,这是最大的幸福。

如今,远赴非洲有过得种种酸甜苦辣,都化作了欣慰的收获,因为,她帮助同胞治好了疾病,让兰大一院医生的医术闪亮在西非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