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风采

薛芙珍—谁的守护 寂静花开

创建人:院长办公室 日期:2022/3/18 9:20:52 人气:308

薛芙珍说:“如果说我们做得还不错,那也全科的成绩,不要光说我一个人。”她话不多,柔柔弱弱、文文静静地坐在那儿,就如同她的名字,彷佛缓缓盛开的芙蕖,静静守护生命。

然而作为胸儿外科的护士长,薛芙珍却有着艰巨的责任和重担。她管理着一个病区两个科的护理工作。责任的重大、任务的艰巨,容不得她柔弱,她必须像个女汉子一样去战斗。坚强和温柔,在她身上如此矛盾又如此和谐地交织着。

这是个神圣的选择

当白衣天使,是薛芙珍一直以来的梦想。她觉得穿上这件白大褂,是神圣的。因为,护士是奉上帝的差遣到人间来治病救人的天使。所以,当初选择职业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省卫生学校。

1989年,薛芙珍从省卫生学校毕业,就来到了兰大一院。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在学校里,薛芙珍的医学理论是学得很扎实的。来了医院才知道,很多东西还要从头学起。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再学、再钻,苦学、苦钻。薛芙珍一头扎进学业里,向身边的老护士学,向专科的医生学,自己查资料看医书。从皮下注射到静脉穿刺,从简单护理到危重病人的处理,从专业知识到操作细节,她扎扎实实、一点一滴地认真学习。

护士,是对生命的守护。白衣天使,可不是谁都能当的。这是跟人命打交道的工作,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扎实的学识,没有细致入微的操作,就当不了护士。因为生命经不起哪怕一次错误。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想做白衣天使,薛芙珍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4年,薛芙珍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业务素质。她说,那个时候的自己真是很好学。不仅是学专业技术知识,有什么新技术、新东西,她都想尝试。就一台电脑,她也抢着学。2004年她毕业于兰州医学院护理大专。2007年她毕业于兰州大学护理本科。2008年她在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在职研修班学习。

学而后知不足,学而后有进步。薛芙珍很快成长起来。尤其在近7年担任胸、儿外科护士长期间,更是严以律已,认真做好科室护理工作,从病区管理、临床护理工作、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急救及感控、安全、临床带教等方面抓起,积极配合领导努力做好科室建设,把科室工作做得有条不紊。

学习,是自我提升的捷径,创新是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胸、儿外科当护士长的时候,薛芙珍发现护理小儿外科术后患儿时,经常会遇到患儿尿液污染伤口的状况,如最常见的腹股沟疝、鞘膜积液等术后疾病。一旦尿液污染伤口将造成患儿家长紧张、医务人员频繁更换伤口敷料,导致患儿腹部不适及恐惧。薛芙珍分析原因、仔细研究、反复实验,终于用吸氧装置改良了接尿器。患儿尿液可顺(接尿器)管自行流入瓶中,不再接触伤口,也就不会再引起伤口感染。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薛芙珍还在考虑科室的发展。她以质量为重点,以患者需求为服务导向,把“以人为本”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到具体工作细节中,积极创建优质病房,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职责,实行病人责任包干制,认真履行各岗位职责,切实落实病人的各项治疗、检查、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心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工作。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让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人性化、专科化、特色化。通过科室每周进行的技能培训或专科知识学习来提升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及专科疾病护理水平。

另外,发挥质控小组的督促检查作用,根据每位护士的特点、能力,成立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协助护士长督促检查病案管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教学管理、急救物品管理等,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把护理工作的任务和职责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分析例会,对本月各项护理检查情况汇总、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制定相应的统一规定,体现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理念。她担任护士长期间,小儿外科、胸外科每年出院病人及手术人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在95%以上。

薛芙珍因此荣获兰大一院优秀护士、兰大一院先进工作者和“十佳护士”称号。近年来,她还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卫生职业教育》发表论文2篇:《甘肃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的调查》和《改良后接尿器在小儿外科的临床应用》,在省级医学杂志《中华护理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1篇:《经肛门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患儿的护理》。

细节,还是细节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往往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在护理工作上也太恰当不过。

薛芙珍记得自己刚进医院的时候,带她的老护士长叫谷建屏。谷护士长就是个极注意细节的人。她每天都会比所有的人到的早,走得晚。巡视、查房,护理细节,她都要求非常细致严格。她总会从患者的表情、语言、动作的变化中观察到与病情变化有关的蛛丝马迹,薛芙珍说,自己从那个时候起就被塑造定型了,成了一个极注意细节的人。

现在,薛芙珍还是每天比其她人早到科室,每天早上7:30,薛芙珍就已经到了科里。她要比其他人早到半个小时。换好衣服,收拾整齐,她先巡视一遍病房里的病人,询问了解夜班的情况,看看有没有特别要注意的细节。然后再准备8:00开始的大交班前。这些细节的养成,从她一开始到兰大一院就养成了,直到现在,加药、抽吸,她都要求护士要做到干干净净,不管有没有人监督。大家都说,薛护士长虽然脾气好,但是对工作的要求可严格着呢。

   因为薛芙珍认为,医院不比其他地方,任何一个小细节有可能就是性命攸关的大事。薛芙珍多年来的一个习惯,就是路过病房门口时,都要向病房里面查看两眼。那是2007年的一个中午,大概中午1点多吃完饭她像往常一样,去病房看看。提前到了她总会从患者的表情、语言、动作的变化中观察到与病情变化有关的蛛丝马迹。路过13-15床病房时,她发觉15床病人脸色不太好,情况似乎与平常不同。慎重起见,她立刻去找值班医生和外科主任。医生刚赶到,病人已经开始大出血。这是个毁损肺一侧肺全切手术后并发支气管残端漏的病人,咳嗽导致血管破裂,引起大出血。所有的人都很着急,马上开始紧急抢救。持续抢救了2个多小时,但是最终因为出血量太大,病人还是没被抢救过来。

这件事也给薛芙珍很大触动。从那以后,薛芙珍更爱往病房跑,观察病人更加细致。她越发明白,这是手术科室,病人的各项体征,甚至表情都有可能反映出病情,每一个容易忽视的小细节,可能都是疾病的表现、病情的转变。所以,如果能够尽快发现这些细节,有可能就能更快地进行抢救,或者改变治疗方案。这里的病人都需要非常细致的观察和照顾。

细致,有可能是一次细致入微的体贴观察,也有可能是一次孔道的细致清洁;可能是对药物名称、剂量的反复核对,也有可能是对病人多巡查几次,对医嘱再核对一遍;有可能是对各种管道、仪器的细致维护,也有可能是护理、治疗的毫厘不差;有可能是一次细致的口腔护理,也有可能是一次轻柔的换药清理;有可能是细心聆听病人的要求,也有可能是一次认真的告知病情。急诊科室、手术科室,哪怕就是手底下慢一点,都有可能延误病情。

细致,是对生命温柔的呵护,也是对生命崇高的敬意。只有把细节做到极致,才能说对生命担负起了责任。

静静花开,坚强绽放

薛芙珍管理的病区,包括儿外科和胸外科两个科室,专业性不仅强,而且截然不同。对病人的护理难度非常大。这个病区,有刚出生几小时的新生儿,也有80多岁的老年人。新生儿娇嫩柔弱,而很多老人的感觉也变得迟钝。他们要求不一样,护理的重点也不一样。

兰大一院儿外科的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在省内很有名气,来这里做手术的患儿不少。很多孩子都只有几个月大。药物的剂量、液体的滴速都要求非常精确,连抽血都只能选择股静脉抽血,技术要十分好。小小的婴儿还不懂得表达,手术后又需要特别护理,就需要护士有最敏锐的观察力和最快的反应能力。一旦发现症状,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初步判断,通知医生。儿外科的护士最难当,对操作业务、对专科知识的要求都非常高。薛芙珍笑着说,当儿外科的护士,首先技术要好,其次要(有爱心)会哄小孩,脾气不好、性格不温柔的,可不行。

而胸外科的手术都是开胸手术,创伤大,管道多,仪器多,难护理。举个例子说,一个做食道癌(三切口)手术的病人,身上可能会有很多管道:颈部引流管、胸导管、胃管、营养管、尿管、静脉穿刺管、静脉滴管、氧气管,如果出现其他情况,有可能还要多加两三个管道。每一个管道都要细心观察、确保管道(在位)通畅,还要仔细观察引流液体的颜色、量、变化、性质等,观察病人的状态,给病人做护理做治疗,护士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但是,薛芙珍笑着说,这一行选择了就丢不开。

护理工作,最忙最累,也是最脏的。手术科室,常常手术前要给病人灌肠。护士要一边将生理盐水灌进肠道,一边要揉患儿的肚子加速排泄。进去了多少液体,就必须出来多少液体,直到患儿排泄干净。少一分钟时间、少一点点耐心都不行,常常一次洗肠就要一个多小时。一不小心还会喷溅一身粪便。就连换床单,胸儿外科的护士都比别的科室换得勤些。因为手术科室的病人,身上都有伤口。各种管道的渗出液体,一不小心就把床单弄脏了。

除了最基本的护理工作,胸儿外科的护士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跟家属的沟通,医院规章制度的介绍、环境及疾病相关知识宣教等等介绍,确保病人的知情权。护士们不仅要会哄小孩,还得能应付大人。儿科的家属,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容易情绪激动,因为关心则乱,自己的孩子自家疼。来这里做巨结肠手术的孩子,很多都是三四个月大的婴儿。不懂得配合治疗,一味只会哭闹。这样,股静脉抽血、各项检查,都让家属们揪着心。护士们,只能温柔再温柔、耐心再耐心。一遍遍解释、一遍遍回答。在胸儿外科,最要命的是,很多病人的陪员,每天都换。护士们的解释工作就得每天一遍一遍重复。

虽然如此,但是误会还是会发生,家长的指责、刁难,都是常有的事情。仍然是有些家属好沟通,有些家属非常难缠。护士受委屈是常有的事,但是还得忍着。因为你激动,对方肯定比你更激动。事态一旦激化,就有可能酿成大错。有时候,宽容也能换回宽容,善良也能唤醒善良。薛芙珍是这么想的。

 护士,不是好当的,手术科室的护士更不是好当的,当个手术科室的护士长就难上加难。加班加点、值守夜班,都是正常的事。因为工作实在太忙,对家里照顾不够。薛芙珍常常对家人怀着歉疚的心情。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忙东忙西地做家务,给大家做点好吃的,尽量补偿家人。“幸好丈夫也在医院工作,还能理解,否则可就难了。”薛芙珍说。

一度,薛芙珍调到体检中心工作。在三年时间里,正常上下班,没有夜班、也不加班。薛芙珍好好地照顾着丈夫和孩子。常常晚饭后夫妻俩一起散步、聊天。三年后,薛芙珍还是回来当了护士长,回归了她紧张忙碌的节奏。虽然,那时候的安逸,让薛芙珍有时仍然感慨向往。但她说,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会毫不犹豫地走下去。

是的,一次选择就是一生。2006年,薛芙珍丈夫老年病一科干三科主任刘永铭公派出国。由于优异的表现,澳大利亚高新聘请刘永铭留在那里,待遇非常好,但是薛芙珍觉得她不能割舍和兰大一院的深厚感情。最终他们放弃了这个机会,把自己的命运和兰大一院紧紧联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