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平—厚积薄发正当时
创建人:院长办公室 日期:2022/3/15 9:15:04 人气:267
王勇平:男,汉族,甘肃庆阳人,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为我院骨科主治医师。
成长于医学世家的王勇平,从小得益于父辈们济世救人的职业熏陶,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科学习和攻读研究生期间,王勇平在兰州大学(原兰州医学院)度过了8年岁月,在这所治学严谨,崇尚超越的医学院校里,勤奋善悟,刻苦钻研的王勇平用勤奋和汗水书写着属于奋斗的青春记忆,为他从事临床医疗和科研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临床医疗工作的深入开展,王勇平逐渐感觉到专业发展受到了限制,很多状况复杂的病例让他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感到压力的同时,王勇平逐渐体会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了他的必然选择。2010年,王勇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致力于人工关节置换、骨科疑难疾病和骨科生物材料的研究。
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学院精神一样,王勇平在这所著名的医学高等学府里贪婪地汲取学术营养,提升科研创新能力。除了完成专业课程,他利用一切时间做实验、参与导师的课题申报与研究、协助导师做手术,抓住一切机会听各种学术报告,积极参与学术互动,捕捉海量的医学前沿信息…多少个日日夜夜,王勇平都是深更半夜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宿舍。3年超出常人的努力付出,大量的临床手术操作历练和课题研究积累,这位来自于西北内陆的年轻医师的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提升了一大步。近年来,王勇平主编专著1部,主持、承担及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0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4篇,担任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特邀编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审稿专家。“年轻有为”这个词汇用在他身上毫不为过,累累硕果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王勇平背后的辛勤付出。
2013年,拿到博士学位的王勇平,王勇平放弃到国外高层次科研平台深造的机会,谢绝导师的一再挽留,回到伴随他成长的兰大一院,做了一名普通的骨科医师。在兰大一院的广阔舞台上,王勇平倾尽所学,默默回报着哺育他成长的陇原父老。“感谢患者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理解,感谢家人对我倾尽全力的支持,感谢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关心照顾。”王勇平总是不会忘记对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表达感激。
“要想做成事,必须先做人。”在谈及成功经验时,王勇平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奋斗历程。作为医生、老师、父亲、丈夫,不同角色之间的转换,王勇平用勤奋和汗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从这位优秀的“附一人”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青年医师的优秀品质,更是兰大一院人厚积薄发、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