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强—张“刷屏”照片后的暖心故事
创建人:院长办公室 日期:2022/3/6 16:57:56 人气:302
2016年1月18日晚,一张兰大一院医务人员一手扎针输液,一手坚持工作的照片在医护人员的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中出现。照片所传递的正能量和所展示的当代医务人员正面形象,引发院内外关注,众多网友转发并点赞,很快引起刷屏。
很多人都被照片中的医生无私奉献的景象所感动,也被他身上所代表的兰大一院人的敬业精神和当代医务人员的正能量所振奋。这张随手拍出的照片,也让大家纷纷询问:他是谁?为什么生病还坚持工作?
于是,一番寻找也在院内开始。多方消息开始汇集,照片的主人公形象开始明朗起来,这张“刷屏”照背后的暖心故事经过兰大一院党委“微党建”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照片的主人公——兰大一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刘永强和他深夜带病工作的故事很快在网络上流传,传递着正能量。有远在福建的儿时玩伴,看到后感动不已,在医院官方网站里刘永强的个人主页下真情留言:“永强,偶然看到你事迹高兴中,成了网红。”
作为兰大一院麻醉科一名普通的主治医师,“网红”刘永强忙碌而低调。他是年轻同事们喜爱的“强哥”:“强哥人特别好!”也是高年资老师们欣赏的晚辈后学:“强子很努力,是个暖男。”
成为医生,是刘永强的夙愿。家在定西,母亲是当地医院的手术室护士。儿时总是跟着妈妈值夜班,睡在值夜室里。半夜起来看妈妈不在,就趴在手术室窗外,看母亲和同事们做手术:无菌手术间内,无影灯下,几位医护低头忙碌。那是他对于医者最初的印象。高考后,当母亲帮他在志愿书上郑重填上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时,一条医者人生的道路,在他的眼前延展开来。
大三的时候,辅导员推荐品学兼优的他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是刘永强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一年的党课学习,让我的思想和认识进一步提升。对党史和行业党员模范的事迹的学习,让我对医生这个行业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
2002年刘永强留校至兰大一院,成为医院第一批接受住院医师轮转的新员工。轮转严格而规范,他按照医院制定的轮转计划,在医院内、外科各科室轮转学习,并主动要求在急诊科轮转半年时间。三年里,基本上24小时守在医院,与本科室的住院医师一样参与值班、管病人、写病历、完成出科手术,“经过三年扎实的轮转,现在外科手术我看一眼就知道应该做怎么的麻醉配合。”关注着近年来开展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刘永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医院正在进行的规培点赞:“规培很好,也很有必要。经历规培后的医生,知识更全面。诊疗病人的时候你眼中的个体便是综合个体,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化治疗。尤其对于外科治疗来说,手术是一个方面,术后的恢复则是全面恢复。”
麻醉医生常常被称为“幕后英雄”,“因为出了手术室,我们的所作所为患者和家属等等都是看不见的。”以至于很多人会误解,觉得麻醉医师的工作就是“打一针让病人睡着”。其实,在手术室内,有这样一句俗语:“外科大夫是治病的,麻醉医生是保命的。”刘永强解释说:“我们给患者做麻醉,不是做个全麻让他不动就行,而是要做到‘麻醉稳当’,意味着要把患者的生命体征、内环境、循环都调节地很稳定。”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师把握着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各种指标的变化,“这些别人是看不见的,但是当你把这些前期工作做的非常好的时候,病人出了我们的手术室进入恢复期的时候,和手术中间出现血压波动厉害、内环境很紊乱等情况,病人的恢复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为了保证患者由最好的术后恢复,麻醉医师需要在手术全程中保持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随时关注、控制生命指征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刘永强从未间断自己的学习,他攻读主任冷玉芳的硕士,并于2013年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那张刷遍朋友圈的照片拍摄的日期,是兰大一院一个普通的周一,因近期手术量猛增,当天他和同事每人需要负责的手术麻醉台数达到十二三台/天。因为工作量大,在此之前的周末周天,他和同事们都没有休息,仍然是一边输液一边带病加班。当晚21时,刘永强负责的最后一台手术才开始。手术进行中,麻醉师要在旁边寸步不离,全程记录。为了能尽快康复,保证第二天的十二台手术麻醉工作,刘永强一手扎针输液,一手握笔坚持认真工作,直到23时手术结束。同事小张在完成自己一天的工作下班时,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我们可爱的刘老师一边输液一边写麻醉记录单,深受感动,所以拍了照片自勉。”
当时同事小张当时善意地询问:“要不要帮你接(工作)?”刘永强笑着摇头拒绝了。因为只有主麻医生对病人病情最了解,中间换人,对病人不好。“一切为了病人”是每个医者的责任,刘永强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当天全部手术麻醉工作。并在第二天,高质量完成12台自己负责的手术麻醉工作,依然加班到深夜。对此,刘永强自己却谦逊非常:“我们科室工作太忙,没法请假,得为患者考虑,我们工作效率高、手术紧凑,患者等待时间就能短一些。”“我这不算啥,我好着呢,大家都这样,我这不算病。我们科沈老师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了还一直在上班。”
其实对于刘永强来说,这样的忙碌状态非常常见。有次他值夜班,从下午5点半接班,到第二天上午8点交班,一个晚上做了10台手术,因为劳动强度太大,凌晨又有手术的时候,跟随他的实习同学累到崩溃、眼泪都掉了出来:“怎么又来一个!”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刘永强和麻醉科的医师们每天都在经历。“我们这样的三甲医院的手术患者,要么就是年龄很小的患儿,要么就是八九十岁的老人,非常考验麻醉师的经验和能力。我们需要全程密切把握患者的生命体征,时刻高度紧张。”支持科室的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他们义不容辞,为了支持妇产科无痛分娩工作的开展,刘永强和同事们24小时随叫随到,经常深夜赶来加班,亲切而绝无怨言。而麻醉科这支团结而友爱的团队,成为刘永强安心的“家”。
身为医者,比谁都深知健康的重要性,也永远都在叮嘱患者和家属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但身为医疗行业的工作者,又比谁都深知工作的重要性,比谁都能体谅患者和家属的期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每一个医者肩头的重任,也是勤而忘我的动力。“一切为了患者”是每一个中国医务工作者的心声,也是职业的担当。惟愿天下无病,也愿医者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