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辛
创建人:院长办公室 日期:2021/12/22 15:18:07 人气:231
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生命缘起,到青葱岁月英姿勃发,到中流击水立业成家,而桑榆暮年,是每个人不得不面对、走向的人生晚景。在医生的眼中,老年时期不仅有最美的夕阳景致,老年患者也需要更多的健康管理和全面的医学诊疗,以及更多的呵护和关怀。而李维辛,就是精心守护这方桑梓的老年病医生之一。
李维辛出身医学世家,1994年7月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内分泌及代谢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兰州大学内科学博士学位。2013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哈维德夫医院老年医学单元进修学习。现任兰大一院老年病二科主任医师,兰州大学临床医学副教授、老年病学硕士生导师。作为同龄医生中的翘楚,李维辛始终低调:“总的来说,目前痴长43岁,从医22年,所有的成长和成绩离不开家人和老师的教导,离不开同学、朋友及同事的帮助。”
选择成为一名医者,是父辈的意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填报大学志愿时,父亲说了这句话,对女儿的未来,父亲用心良苦:“我们几代从医,医生虽苦,但也饿不着。你并不拥有很高的智商,只能苦学了,又是女孩子,所以学医吧。”因为父母从医,李维辛身为长姊,很小就包揽家务、照顾弟妹。耳濡目染,她深知从医之路的辛苦和忙碌。多年以后,当她身为一名老年病医生,在医院值班一天一夜忙碌无眠,下班后到家,又背着发高烧的儿子一路奔跑去医院时,她对自己从医的选择一如父母当年,都是无怨亦无悔。
“面壁10年图破壁”,医学院的课程繁重又枯燥,李维辛甘之若饴,她以第一名的成绩留校,自1994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老年病、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脂肪肝等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每天面对自己的患者时,她始终保持着谦逊的赤子心态和极大的耐心:总是面带微笑,适当提高声音,放缓语速,一字一句简洁、直观地解答。因为很多患者都是高龄人群,她经常一句话要反复、缓慢地说好几次,直到老人们听懂、记清。
修习自身,李维辛多年来严谨而低调,勤学不辍。她曾在日志里写道:“幼承庭训,耳边似乎还回荡着老父亲的教导,‘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朱子治家格言)。再比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这是父辈的谆谆教诲,也是她修身的律言。她心怀恭敬、字字珠玑:“从小就知道,爷爷是个既给病人看病、又给病人送钱送物的‘李先生’,父亲是个正规医学院本科毕业的‘赤脚医生’。我的两位研究生导师直到退休后60余岁时,仍不忘学习;我的另1位专科培训的丹麦老师,时至72岁高龄,依然勤读不缀……这些师长们是我学习及个人修养的最好的密码。”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师长们的言传身教,勉励着李维辛在医学人生的道路上耕耘不辍。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十年后,已经身为副主任医师的她,再次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当时很多人读博的初衷是为了毕业后的职称晋升,按照常理,李维辛职称、年资、学历兼备,已经可以舒服地做一名高年资医生,被年轻的医生们尊称为“老师”、“主任”,根本不需要再次入学去点灯熬油苦读、做科研。李维辛的想法不在于此,她深知,自己所处的兰大一院是一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的教学医院,不光要会看病,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学人才,“不光要教临床,也得教科研,要让年轻人尽快脱离‘菜鸟’模式,独当一面。自己会做很简单,关键要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再整理、讲出来,并且教会别人融会贯通,这是高于知识运用的更高阶段。”身兼医者与教师的双重身份,李维辛高度的责任感,鞭策着自己不断学习,也带动着科室里年轻医务工作者戮力前行。
身为医者,李维辛时刻能感觉到自己肩头的责任重大:“作为一位医生,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掌控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危,因此一定要做一个‘明医’。”所谓“明医”,就是明明白白的医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忽略细节,不能被表象蒙蔽,不能“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样才能抓住时机,使病人不走或少走弯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医生终身学习,勤于钻研,不断更新知识。多年的从医经历中,她始终要求自己:“看病,一定要做到‘低耗高效’,要‘以病人为中心’;作医生,‘勿求名医,做好民医”。本着‘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务患者’的宗旨,发扬‘爱心、细心、责任心’的工作作风,以饱满的热情全心投入到为患者解除痛苦的工作中去。”行医,就应施行仁术。
熟悉李维辛的人对她有着极高的评价,认为她是从业者中“有思想的人”。她的智慧与思索,更多地投入在了所从事的老年医学事业中。老年医学是一个较新的学科,高知人群的使命意识和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担当,让多年来一直从事这个学科的李维辛时刻感受到一种紧迫感。特别是在丹麦学习期间,亲眼见证、亲身体会了丹麦老年人充分利用网络及电信等工具,在卫生服务及医疗保健方面获益良多。“全世界老年人口日益增多,而我国尤其是处于西部地区的甘肃省,老年医学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目前,我们的医学多是以单个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单纯疾病诊治的传统亚专科模式。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每个专科医生只看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疾病,而多数老年患者往往多种疾病共存,这使得一个患者常被转诊各个亚专科或各个医院,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用药。而且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也不完善。”
《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随着个人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备和从医经验的日益丰富,李维辛越来越觉得,健康管理在老年病诊疗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疾病管理,各专业、各级卫生保健部门之间资源信息共享,短信或微信等提供防病治病知识,我们可能可以更好的应对前所未有的‘银发浪潮’”。
生于世家,得遇良师,幸有益友,李维辛始终觉得自己幸运非常。她有一个既是同事、又是挚友的好“闺蜜”,性格与她正好相反、互补,在人生的每个关键环节,几乎都是这个好朋友鼓励她“勇往直前!”,和睦的家庭、聪慧的孩儿都是让她抛下顾虑一心从医的坚实后盾。她先后主持了3项科研项目,参与多项研究。出版老年保健方面著作1部。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SCI及CSCD刊物发表论文10篇。她和年轻医生们一起值班,感恩身处一个和睦友爱的好团队。人生的美好,就在这份挚爱的工作中,伴随着恬淡的生活,在低调的为人和思想的闪光中灼灼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