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待到雨过天晴 我们愿意穿山越海再与武汉重逢
创建人:院长办公室 日期:2020/9/3 17:04:15 人气:1133
【战疫日记】
待到雨过天晴
我们愿意穿山越海再与武汉重逢
2020年2月24日
今天是来武汉的第八天,武汉阳光明媚,我们医疗队成员也是精神饱满,面带笑容。从刚开始进舱面对病人的忐忑不安,到现在游刃有余地开展工作,虽然辛苦却又显得卓有成效。
在这里我们不是某某医院的医生、护士,我们更像是共同经历生死的战友。
推开一扇门,映入眼帘的是正在穿防护服准备进舱的可爱的同事们。在这里,每个人按照流程穿好防护服以后,会有外围上班的老师像唠叨的妈妈一样,一遍一遍提醒着你“口罩要戴好,要塑形,一定不要忘了做漏气实验;防护服拉上拉链以后一定要把旁边的密封条粘贴紧密;进去以后一定不能有小动作,出来的时候让负责感控的老师盯着你脱防护服……”负责外围的老师亲手为每个人调节护目镜,检查防护服有无破损,保证每个人的护目镜调到最佳位置,防护服穿得正确无误。负责感控的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叮嘱大家,“进去以后动作要慢一点再慢一点,不能着急,遇到针刺伤时一定不要慌,让旁边的老师协助你进行妥善处理”。
另一边的医生办公室,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多学科会诊。这支队伍由呼吸科、消化科、中医科、重症医学科及感控组护理组组成,会诊对象是一位64岁的男性患者,主因乏力、发热来诊,于2月20日收住。专家组分别从病人的诊断、治疗、护理等多方面对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整理,并在最终为该病人确定了治疗方案及护理目标。李强主任从患者的CT检查、核酸结果、实验室检查等对病人的治疗提出了关键性的建议。护理组闫柏灵护长提出,应关注病人的出入量并及时准确的记录,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她要求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病人进行重点交接,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多学科会诊的方式集思广益对病人进行全方面诊疗、护理帮助其早日出院,回归家庭。
吃过晚饭,我们在楼下保持一米间距,戴着口罩玩起了无实物的“踢毽子”小游戏,锻炼身体,也放松一下紧绷了一天的神经。这就是我们的一天,学习、工作、休息、娱乐。我们用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患者,为他们带去生的希望。
2020年2月28日
今天是我到武汉的第12天,天气阴沉沉的,雨一直淅沥沥下个不停,微风裹着雨丝迎面吹来。这座城市依然亮着无人欣赏的灯光,我突然有点心酸:她曾是多么的热闹、繁华啊!这是我来武汉一个多月以来最轻松的时刻,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深深的吸了一口湿润的空气,看着这座熟睡了的城市,我张开双臂,在心里悄悄告诉她,“别怕,我们来了安心睡吧。”
凌晨12点进仓,患者们很都多都已睡着。巡查病房的时候,我悄悄地为他们掖好被角。这里的每个人连睡觉都戴着口罩,夜晚本该是他们最放松的时刻,但现在仍要用口罩捂住口鼻。
42床的胖叔叔晚上需要做治疗,我与另一位老师为他扎针的时候,他说“你们先别过来,等我把口罩戴好了再过来,”说完,他用手在鼻梁根部为口罩捏紧、塑型。病区里的每一个病人,看见我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戴好口罩,确认无误后才肯开口跟我们说话。这些天我在病房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谢谢,谢谢!你们辛苦了”。每当听到这句话,都让我备受鼓舞。
经过我们整个医疗团队的努力,有人好转出院,有人症状减轻。每天为患者送饭、打水、吸氧、输液、采血,帮他们调整心态,安抚他们的情绪,虽然工作压力不小,但医疗队还是在为救治每一个患者而努力。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尽自己全部的力量,早日打赢这场战疫,至这座受伤的城市,回家抱抱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