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做教学潮人主播 ——超声诊断学教研室探索开展线上教学工作

创建人:党委宣传部 日期:2020/3/17 9:35:16 人气:2399




因为疫情,2020年的春季学期不得不推迟开学,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受到限制。为响应学校“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让学生们在家也能进行高质量的听课学习,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超声诊断学教研室积极准备并开展线上教学,获得了医学院师生一致好评。

网络授课对于所有的老师们来说都比较陌生。从线上教学的形式到教案课件的准备,再到网络课堂的建设与互动,对教研室的老师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教研室主任马苏美教授说:“超声诊断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在教学上引导学生学好理论,打好基础,建立起人体的立体解剖构架,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来完成此次特殊时期的教学任务。”

直播授课还是提前录制速课?这是超声教研室的老师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前期教研室尝试速课方式(即提前按照课件录好讲课内容,再推送给同学们学习),然而老师们在实践中很快发现了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录制速课时教师很难进入讲课状态。因为没有授课对象和互动,老师的思维始终被课件限制,仿佛是一个在电脑前念PPT的机器,完全无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而且如果出现录制错误等问题需要重新录制或者后期剪辑,更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所以我们的课堂选择进行直播,尽可能还原现实课堂,让听课同学参与进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秘书石博老师解释。




由于教研室本身没有直播授课的经验,也没有其他经验可以借鉴,所以一切都是摸索着前进。第一次直播授课就遇到了难题:直播通过软件手机客户端进行,然而老师们都没有专业的手机支架。一只不锈钢烧水壶在首场直播中被委以重任,“优雅转型”变成了直播手机支架。“这个烧水壶可是整场直播中的亮点”其他教研室的老师看过后都打趣道。“这也提醒我们授课前必须多思考,提前做好准备。”石博老师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铁还需自身硬’。为做好直播授课,教研室群策群力,逐步建立授课班级群、上传教科书及资料、发布通知、建立讨论话题,同时也确定了授课场地、授课教师、授课内容,制定了应急预案等。”




直播课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师看不到网络另一端屏幕后同学们的听课状态,那如何让同学们保持对直播课的注意力?超声教研室的各位老师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即课件质量要过关、授课内容要新颖、互动形式要生动。

“首先如果课件不美观、字体过小,与背景对比不明显、图片质量差、授课内容老旧,就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马苏美教授说,“此外授课过程冗长,没有互动,同学们就更不喜欢学了,所以我们老师要提高审美水平,加强课件质量,学习不同的授课技巧。”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与同学们的互动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上课前直播评论区打卡、控制直播时长、课间休息时收集学生们的听课感受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姚亚宁老师边说边用手机进行演示,“更有意思的是利用学习通中的各种小功能,比如发起投票、抢答、测验、选人等,可以让我能随时了解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也让同学们保持注意力,认真听讲。”




一场直播课,不仅仅要关注直播授课这一部分,课前准备,课后辅导同样重要。为及时与学生沟通,超声诊断学教研室建立了微信群,学生的任何关于课程的疑问都可以通过微信或学习通及时解决。教学的各项通知、学习资料也会同时在两个平台上发布,这也方便了他们进行课后辅导,收集问题反馈。

“这次肺炎疫情袭来,不仅对于医务工作者是考验,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更是提出了新命题和新挑战,”马苏美教授最后说,“在实践中摸索,总结规律和经验,再进一步运用规律和经验指导我们更好地去开展教学实践。线上教学的开展,也是要求各位老师要主动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利用互联网工具,并且根据同学们的学习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做教学的时尚‘潮人’。”




文、图 | 超声医学科 石博

编辑 | 党委宣传部 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