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基层风采

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时代新人——兰大一院药剂科党支部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创建人:党委宣传部 日期:2018/7/13 9:31:45 人气:1297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201877日,兰大一院药剂科党支部29名党员在支部书记魏玉辉的带领下,前往位于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踏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精神洗礼。


哈达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经千难万险后的绝处逢生之地,19359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直插哈达铺。在这里,红军得到了困顿至极后的物资兵源补充;在这里,红军建立了以哈达铺为中心的地方苏维埃政权;尤为重要的是,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在此驻扎了七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得悉陕甘还有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存在的重大喜讯,并召开了中央领导人紧急会议和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作了《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政治报告,明确作出了“到陕北去”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战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哈达铺是红军走后,当地党员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革命遗址,是遗址最大、最全面、保存原貌最完整的革命纪念地之一,被称之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在红军长征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药剂科党支部全体党员身着正装、佩戴党徽,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红军长征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正中毛泽东、周恩来等五位红军领导人的塑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同志们的敬仰之情顿时油然而生。魏玉辉代表支部敬献了花篮,全体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缅怀先烈,激励自己。


跟随解说员的引领和讲解,那一张张丰富的图片、一件件革命岁月留下的珍贵文物、一段段历史,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时那波澜壮阔的场景,同志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又回到了那个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年代,回到了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岁月,领略和感受着那段峥嵘岁月、苦难辉煌,每一位党员都被红军将士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顽强斗争精神,捐躯赴国、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感动和强烈地震撼。红军将士严格遵守政治纪律、部队纪律,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当地各族老百姓的热情欢迎,他们把红军当成是自己的家人,军民鱼水一家亲。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军队、这样的人民,我们党的事业才有了胜利的保证,我们的国家才能够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看着展馆里的一切,同志们的思想一次又一次得到升华,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洗礼。


参观完红军长征纪念馆,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碑下,迎着风冒着雨,带着刚刚参观完纪念馆的深切感受,党支部再次展开了红色经典朗诵活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魏玉辉饱含激情的朗诵了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随后,三个党小组的党员分别满怀深情地朗诵了《可爱的中国》《七月的天空》《红旗颂》和《有一首歌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每一位党员都精神饱满、热情高涨,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举止大方得体,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充满感情的朗读声吸引并感染着来此参观的其他团队。最后,全体党员齐声高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嘹亮的歌声飘荡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的上空。

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耀眼的一座精神丰碑,缅怀长征,是为了铭记历史,是为了尊重和致敬每一位为国家牺牲的英雄,是为了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这样的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我们每一位党员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这次活动的时间虽然短,但却是一次了解党史,了解中国革命史,开阔视野,接受教育很好的机会,也是一次震撼心灵、激励终身的党课教育。同志们内心涌动的也已经不仅仅是从刚开始对先辈们的感动和崇敬,更多的是先辈们带给大家的力量、信念和勇气。同志们无限感慨一定要珍惜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立足本职工作,不怕困难,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此次活动中,从哈达铺车站到纪念馆,从纪念馆到红军街,再返回车站,党员都是冒雨徒步前行,有些路段正在翻修,路面湿滑泥泞,但同志们觉得走红军走过的路,感受长征岁月,体会长征精神,带给我们的是一股强大的勇往直前的力量,指引我们努力前进。

在共产党员的心中,要永远坚守一个信仰,树立一座丰碑,坚持一种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图:药剂科  张冬梅、席莉莉

编辑:党委宣传部  别林娟


当前位置:首页>>基层风采

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时代新人——兰大一院药剂科党支部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创建人:党委宣传部 日期:2018/7/13 9:31:45 人气:1297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201877日,兰大一院药剂科党支部29名党员在支部书记魏玉辉的带领下,前往位于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踏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精神洗礼。


哈达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经千难万险后的绝处逢生之地,19359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直插哈达铺。在这里,红军得到了困顿至极后的物资兵源补充;在这里,红军建立了以哈达铺为中心的地方苏维埃政权;尤为重要的是,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在此驻扎了七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得悉陕甘还有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存在的重大喜讯,并召开了中央领导人紧急会议和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作了《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政治报告,明确作出了“到陕北去”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战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哈达铺是红军走后,当地党员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革命遗址,是遗址最大、最全面、保存原貌最完整的革命纪念地之一,被称之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在红军长征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药剂科党支部全体党员身着正装、佩戴党徽,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红军长征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正中毛泽东、周恩来等五位红军领导人的塑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同志们的敬仰之情顿时油然而生。魏玉辉代表支部敬献了花篮,全体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缅怀先烈,激励自己。


跟随解说员的引领和讲解,那一张张丰富的图片、一件件革命岁月留下的珍贵文物、一段段历史,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时那波澜壮阔的场景,同志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又回到了那个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年代,回到了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岁月,领略和感受着那段峥嵘岁月、苦难辉煌,每一位党员都被红军将士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顽强斗争精神,捐躯赴国、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感动和强烈地震撼。红军将士严格遵守政治纪律、部队纪律,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当地各族老百姓的热情欢迎,他们把红军当成是自己的家人,军民鱼水一家亲。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军队、这样的人民,我们党的事业才有了胜利的保证,我们的国家才能够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看着展馆里的一切,同志们的思想一次又一次得到升华,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洗礼。


参观完红军长征纪念馆,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碑下,迎着风冒着雨,带着刚刚参观完纪念馆的深切感受,党支部再次展开了红色经典朗诵活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魏玉辉饱含激情的朗诵了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随后,三个党小组的党员分别满怀深情地朗诵了《可爱的中国》《七月的天空》《红旗颂》和《有一首歌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每一位党员都精神饱满、热情高涨,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举止大方得体,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充满感情的朗读声吸引并感染着来此参观的其他团队。最后,全体党员齐声高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嘹亮的歌声飘荡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的上空。

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耀眼的一座精神丰碑,缅怀长征,是为了铭记历史,是为了尊重和致敬每一位为国家牺牲的英雄,是为了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这样的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我们每一位党员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这次活动的时间虽然短,但却是一次了解党史,了解中国革命史,开阔视野,接受教育很好的机会,也是一次震撼心灵、激励终身的党课教育。同志们内心涌动的也已经不仅仅是从刚开始对先辈们的感动和崇敬,更多的是先辈们带给大家的力量、信念和勇气。同志们无限感慨一定要珍惜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立足本职工作,不怕困难,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此次活动中,从哈达铺车站到纪念馆,从纪念馆到红军街,再返回车站,党员都是冒雨徒步前行,有些路段正在翻修,路面湿滑泥泞,但同志们觉得走红军走过的路,感受长征岁月,体会长征精神,带给我们的是一股强大的勇往直前的力量,指引我们努力前进。

在共产党员的心中,要永远坚守一个信仰,树立一座丰碑,坚持一种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图:药剂科  张冬梅、席莉莉

编辑:党委宣传部  别林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