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兰州大学党委书记袁占亭为毕业学生及青年教师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马系青年”与“奋斗”成了毕业前“最后一课”的关键词。
何为“马系青年”
“不能学葛优躺,也不能学北京瘫,更不能做佛性人,要做就要做马系青年”,袁占亭“接地气”的话语拉近了与在场师生之间的距离。“马系青年”这个首度出现的名词也成了师生们的关注焦点。
什么是马系青年?在袁占亭看来,就是身处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时代,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目标、明确使命担当、增强本领素质、敢于创新发展,不断向伟人学习,以伟人为榜样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马系青年”与我们有何异同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尤其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引领我们前进的伟人”,他们就是“马系青年”的典型代表。
在报告中,袁占亭结合伟人领袖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的具体事迹向在场师生讲述了作为“马系青年”的他们的“平凡”与“传奇”。
袁占亭表示,这些伟人也和在座的青年师生一样,有青春、有梦想、有“叛逆”、有苦难,也有奋斗。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有“不一样”,天然的人格魅力、“人民至上”的情怀、博览群书的知识储备、严格自律的人生坚持、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与脚踏实地的执行能力更是造就他们“伟大”的根本。
“比你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努力”,通过讲述伟人事迹,袁占亭向在座师生表达了他的殷切期望“走近伟人,倾听伟人,希望大家能从他们身上汲取新时代青年人才成才成长、奋斗拼搏的思想启迪和精神力量,成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怎样成为“马系青年”
正如习总书记对青年的勉励“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在回答“怎样成为‘马系青年’”这一问题上,袁占亭给出了答案:“‘马系青年’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打好“基本功”、练就“好本领”,才能继承伟人的伟大事业,才能成为真正的“马系青年”。
为了核试验坚守罗布泊52年,在病床上工作至最后一刻的“将军院士”林俊德;扎根新疆,选定大漠,为红柳的育苗和造林倾注毕生心血的兰大校友刘铭庭;敢于创新,潜心钻研反坦克火箭的兰大已故教授段一士。在报告中,袁占亭结合身边榜样的先进事迹向在场师生诠释了“奋斗”的真正意义。他表示:“我们青年大学生学习伟人,就要接过这一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担当,这才是向榜样致敬的最重要的使命。”
2009年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兰大时曾说“在西北是能办一流大学的,但是,在西北办一流大学也有它的特殊要求和它所面临的问题,办成一所一流大学一定是具备西北特点、独树一帜的。”
袁占亭表示,作为扎根西北的兰大人,我们既要努力争做“马系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最高理想,又要拥有“兰大梦”,将“中国梦”、“兰大梦”与个人的“青春梦”相结合,在奋斗中成就精彩人生。作为学校党委书记,袁占亭也有着自己的“兰大梦”,就是兰州大学能够在“双一流”建设中,在国际上占据应有的位置,在声誉上达到更高的水平,书写新的辉煌。
“‘兰州大学’这四个字将与你终生为伴,在校期间母校关心和支持你们,毕业后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你们”,对于即将离开母校的2018届毕业生,袁占亭也表达了深切的关爱与期望。“同学们要正确认识兰大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正确认识兰大发展的现实问题、正确认识大学生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兰大发展与自身成才的密切关系,将‘兰大梦’与‘青春梦’密切结合,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不到两个小时的报告中,“接地气”的袁占亭金句频出,“吃土”、“打call”、“黄金CP”、“北漂始祖”、“刷爆朋友圈”等潮流热词引发全场共鸣,让在场师生直呼“书记太时髦”。
2014级管理学院本科生石栋表示:“领略伟人风范,担当时代使命。袁书记的课为我们青年学子提供了学习的方向。作为兰大的学生,我们应该学习,马克思追求真理的“叛逆”、毛泽东冲出韶山的勇气、邓小平远赴法国的坚持、习近平为中华谋复兴的梦想,为兰大的“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2015级草科院研究生赵雪菲说:“袁书记在课堂上讲到,领袖人物都曾有过坚定不移的梦想。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党员,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用新时代的标尺丈量自己,用新征程的熔炉锻造自己,以更敏锐的思维、更宽广的视野、更过硬的素质、更广阔的胸怀、更坚毅的品格,担起时代交给我们的重任。”
地矿学院副教授王荣华表示“袁书记今天的思政课以世界伟人马克思恩格斯,国家领袖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兰大校友等诸多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伟人平凡的人生之路和不平凡的精神,受益匪浅,收获良多。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既要有将兰大梦与中国梦相结合,还要脚踏实地,拼搏奋斗,向着‘马系青年’的方向不断努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