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队伍建设与管理质量提升

【新华网】严纯华谈“双一流”大学建设与人才培养

创建人:宣传科 日期:2018/3/15 8:37:15 人气:1333

来源:兰州大学  日期: 2018-03-14点击: 1409
 

严纯华:科学研究本身就是提升自我的过程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冯孔) 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严纯华表示,科学研究本身不是目的,它其实就是一个提升自我的过程。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新华网杨锘摄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科学研究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一项比较枯燥无味的工作,因为是重复的去做研究。您觉得从事科学研究给您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呢?

严纯华:科学研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科学研究本身就是育人的过程。以我为例,我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地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知道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开始知道优化自己的修养。逐步提高自己的科学鉴赏力、人文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

以我从事的稀土研究为例,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是从老师们的身上学到爱国、责任、使命和担当的精神,逐步学会做人,这是科学研究对我的培养。

当然,自己的同事和学生也会给自己不断输入很多新鲜的奇思妙想,也会刺激着自己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

严纯华:为人才构建留得住、养得住的平台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云赛侠)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严纯华谈到,西部高校培养的应该是能够干事创业,具有西部烙印,能立足西部,又能面向世界的人才,并为他们构建干事创业的条件和平台。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新华网杨锘摄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我们知道地方的经济要发展,就像您刚才说的是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兰州大学怎样发挥自身优势,与地方携手合作,为甘肃输送各类人才呢?

严纯华:对兰州大学来说,我们恪守 “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在这个基本理念的牵引下,首先我们要鼓励教师在具有积累和特色的基础研究领域继续保持兰州大学的优势。同时,要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结合,比如青藏高原科考、祁连山生态保护和修复,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与这些国家战略对接,才能真正发展起一支既能顶天又能立地的人才队伍。当然,我们还应该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和基础教学,使得我们的学生在出了校门之后能够有他们的特色和特长。

对于我们自己培养的或者是国内外其他院校培养的人才,我们还要营造一个能够让他们安心工作、安身立命的场所和平台。既要培养和使用,也要爱惜和保护。我们培养的应该是能够干事创业,具有西部烙印,能立足西部,又能面向世界的人才。对于他们,我们要构建留着住、养得起的平台。

新华网:也就是具有西部特色的人才。

严纯华:要有西部的秉性——憨实的秉性、耐久的秉性、吃苦耐劳的秉性。同时要有非常敏锐的思维和非常扎实的功底,既能够解决国际前沿的科学问题,也能够结合我们国家的重大需求,解决关键技术发明、重大产业的引领和支撑问题。

严纯华:从三个层次鼓励青年人从事科研工作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冯孔) 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严纯华表示,可以从三个层次鼓励青年人从事科研工作。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 新华网杨锘摄

新华网:您觉得怎么样鼓舞更多的青年人去从事科研工作呢?

严纯华:第一,从最低的要求来说,人怎么也得有份手艺,怎么也得有一份特长,科学研究是你掌握特长的基本方法。

第二,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掌握很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技能。经过科学系统训练的人,当他面对一个复杂问题的时候,他理出头绪的能力会比没有受过训练的更高。这就是个人能力的提升。

第三,通过研究实践,能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让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特长和不足。同时,科学研究是一个让自己对职业生涯进行再选择的机会。你在科研中学到的一些特殊技术,或许离开实验室、离开校园后难以直接用上。但是,经过研究过程的熏陶和磨练,学会研究方法及其使用,则会使你终身受益。

严纯华谈“双一流”建设:应着重提升大学办学理念 凝练学科方向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杨懿瑾) 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当谈到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关键时,严纯华表示,“双一流”建设不仅仅是资金、资源的分配,更是对一个大学的办学理念、学科方向的提升和凝练。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做客新华网。 新华网杨锘摄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兰州大学入选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您能不能跟我们谈一谈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关键是什么?

严纯华:综观全球高等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尤其在当下这些年,对高等教育来说,是“重新洗牌”的时候,国家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是要通过培养人才和提升创新能力来实现的。我认为“双一流”建设不仅仅是资金、资源的分配,更是对一个大学的办学理念、学科方向的提升和凝练。对于一个大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其本身的文化,以及特色和特长——将自己积累的特色和特长与国际前沿的重大科技问题、科学问题紧密相连;或者是适应国家的重大发展需求、承接国家重大项目;或者是开发关键技术等,这些都是“双一流”建设所需要的。当然,科学研究和基础知识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探索科学问题、解决实际需求能力外,根本目的还应该是培养好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新华网 2018年3月12日)


当前位置:首页>>队伍建设与管理质量提升

【新华网】严纯华谈“双一流”大学建设与人才培养

创建人:宣传科 日期:2018/3/15 8:37:15 人气:1333

来源:兰州大学  日期: 2018-03-14点击: 1409
 

严纯华:科学研究本身就是提升自我的过程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冯孔) 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严纯华表示,科学研究本身不是目的,它其实就是一个提升自我的过程。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新华网杨锘摄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科学研究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一项比较枯燥无味的工作,因为是重复的去做研究。您觉得从事科学研究给您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呢?

严纯华:科学研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科学研究本身就是育人的过程。以我为例,我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地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知道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开始知道优化自己的修养。逐步提高自己的科学鉴赏力、人文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

以我从事的稀土研究为例,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是从老师们的身上学到爱国、责任、使命和担当的精神,逐步学会做人,这是科学研究对我的培养。

当然,自己的同事和学生也会给自己不断输入很多新鲜的奇思妙想,也会刺激着自己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

严纯华:为人才构建留得住、养得住的平台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云赛侠)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严纯华谈到,西部高校培养的应该是能够干事创业,具有西部烙印,能立足西部,又能面向世界的人才,并为他们构建干事创业的条件和平台。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新华网杨锘摄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我们知道地方的经济要发展,就像您刚才说的是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兰州大学怎样发挥自身优势,与地方携手合作,为甘肃输送各类人才呢?

严纯华:对兰州大学来说,我们恪守 “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在这个基本理念的牵引下,首先我们要鼓励教师在具有积累和特色的基础研究领域继续保持兰州大学的优势。同时,要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结合,比如青藏高原科考、祁连山生态保护和修复,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与这些国家战略对接,才能真正发展起一支既能顶天又能立地的人才队伍。当然,我们还应该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和基础教学,使得我们的学生在出了校门之后能够有他们的特色和特长。

对于我们自己培养的或者是国内外其他院校培养的人才,我们还要营造一个能够让他们安心工作、安身立命的场所和平台。既要培养和使用,也要爱惜和保护。我们培养的应该是能够干事创业,具有西部烙印,能立足西部,又能面向世界的人才。对于他们,我们要构建留着住、养得起的平台。

新华网:也就是具有西部特色的人才。

严纯华:要有西部的秉性——憨实的秉性、耐久的秉性、吃苦耐劳的秉性。同时要有非常敏锐的思维和非常扎实的功底,既能够解决国际前沿的科学问题,也能够结合我们国家的重大需求,解决关键技术发明、重大产业的引领和支撑问题。

严纯华:从三个层次鼓励青年人从事科研工作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冯孔) 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严纯华表示,可以从三个层次鼓励青年人从事科研工作。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 新华网杨锘摄

新华网:您觉得怎么样鼓舞更多的青年人去从事科研工作呢?

严纯华:第一,从最低的要求来说,人怎么也得有份手艺,怎么也得有一份特长,科学研究是你掌握特长的基本方法。

第二,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掌握很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技能。经过科学系统训练的人,当他面对一个复杂问题的时候,他理出头绪的能力会比没有受过训练的更高。这就是个人能力的提升。

第三,通过研究实践,能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让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特长和不足。同时,科学研究是一个让自己对职业生涯进行再选择的机会。你在科研中学到的一些特殊技术,或许离开实验室、离开校园后难以直接用上。但是,经过研究过程的熏陶和磨练,学会研究方法及其使用,则会使你终身受益。

严纯华谈“双一流”建设:应着重提升大学办学理念 凝练学科方向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杨懿瑾) 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当谈到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关键时,严纯华表示,“双一流”建设不仅仅是资金、资源的分配,更是对一个大学的办学理念、学科方向的提升和凝练。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做客新华网。 新华网杨锘摄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兰州大学入选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您能不能跟我们谈一谈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关键是什么?

严纯华:综观全球高等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尤其在当下这些年,对高等教育来说,是“重新洗牌”的时候,国家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是要通过培养人才和提升创新能力来实现的。我认为“双一流”建设不仅仅是资金、资源的分配,更是对一个大学的办学理念、学科方向的提升和凝练。对于一个大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其本身的文化,以及特色和特长——将自己积累的特色和特长与国际前沿的重大科技问题、科学问题紧密相连;或者是适应国家的重大发展需求、承接国家重大项目;或者是开发关键技术等,这些都是“双一流”建设所需要的。当然,科学研究和基础知识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探索科学问题、解决实际需求能力外,根本目的还应该是培养好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新华网 2018年3月12日)


关闭